在NBA自由市场开启后,密尔沃基雄鹿队的一笔签约引发了广泛争议,据知名记者Shams Charania报道,雄鹿与25岁的后卫科尔-安东尼达成了一份为期2年、总价值不到570万美元的合同,令人意外的是壹号娱乐 (中国)官方网站 - 相信品牌的力量,这份合同并非一年短约,而是以超低均薪锁定安东尼两年,这一操作迅速成为舆论焦点,多位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NBA官方可能会对合同细节展开调查,以确保其符合劳资协议规定。
科尔-安东尼的市场价值与合同疑云
科尔-安东尼上赛季效力于奥兰多魔术,场均贡献11.6分、3.8篮板和2.9助攻,三分命中率33.4%,尽管数据不算耀眼,但作为替补席上的得分手,安东尼在自由市场中本应获得更高报价,此前有报道称,包括芝加哥公牛、洛杉矶湖人在内的多支球队对其有意,预期年薪在400万至600万美元之间,雄鹿最终以不到285万美元的年均薪签下他,且合同年限为两年,远低于市场预期。
这一反常操作引发了诸多猜测,有分析指出,安东尼可能接受了“低于市场价”的合同,以换取未来更有利的球队角色或潜在冠军机会,但更多声音认为,雄鹿可能存在规避薪资帽的嫌疑,根据NBA劳资协议,球队不得以“暗箱操作”承诺未来利益(如场外补偿、商业合作等)来降低合同金额,否则将视为违规。
联盟调查的可能性
NBA历史上曾多次对“异常合同”展开调查,2021年热火与凯尔-洛瑞的签约因涉嫌“先签后换违规”被联盟罚款,此次雄鹿与安东尼的合同同样存在“阴阳合同”的质疑点:
- 年限异常:自由球员为争取更大合同,通常偏好1+1短约,而安东尼却接受两年低价合同,且无球员选项。
- 金额矛盾:安东尼正值当打之年,且自由市场存在更高报价,主动降薪缺乏合理解释。
联盟消息人士称,NBA官方可能会审查合同谈判过程中的通信记录,以确认是否存在违规承诺,若查实,雄鹿将面临罚没选秀权、罚款甚至合同作废的处罚。
雄鹿的薪资压力与战略意图
雄鹿目前薪资总额已超过奢侈税线,续约克里斯-米德尔顿和布鲁克-洛佩兹后,球队操作空间极其有限,以底薪签下安东尼看似是“捡漏”,但背后可能暗藏风险:
- 替补火力补充:安东尼能提升雄鹿第二阵容的得分能力,弥补杰文-卡特离队的空缺。
- 未来交易筹码:两年合同便于后续打包交易,但若联盟调查坐实违规,计划将彻底打乱。
球队总经理乔恩-霍斯特对此回应称:“我们严格遵循联盟规则,科尔(安东尼)认可我们的球队文化和发展计划。”安东尼本人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:“兴奋加入一支争冠球队,钱不是唯一目标。”
球员降薪背后的联盟趋势
近年来,NBA屡次出现球星降薪案例,如德马库斯-考辛斯2018年以530万美元加盟勇士,但角色球员主动大幅降薪较为罕见,尤其是非争冠球队成员,安东尼的案例可能反映两种趋势:
- 中产球员生存空间挤压:新版劳资协议加重奢侈税惩罚,导致球队更谨慎开价,球员被迫妥协。
- “冠军诱惑”泛化:即使非顶级强队,也可利用争冠话术吸引降薪。
但职业体育律师马克-斯特恩警告:“如果降薪无合理依据,联盟必须严查,否则将滋生更多违规行为。”
球迷与媒体的两极反应
雄鹿球迷对签约普遍持乐观态度,认为安东尼是“性价比之选”,但知名评论员斯蒂芬-A-史密斯在节目中直言:“这合同闻起来有问题,雄鹿最好准备好接受调查。”魔术随队记者Josh Robbins则透露,魔术原计划以更高价格留人,但安东尼团队突然转向雄鹿,“原因未明”。
科尔-安东尼的签约是否合规,将成为未来几周联盟的关注重点,在NBA严打“作弊式”操作的背景下,雄鹿需自证清白,否则可能重蹈此前多队的覆辙,而对于安东尼而言,这份合同究竟是职业规划的理性选择,还是暗藏隐患的赌注,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