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午后,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人声鼎沸,一场由业余足球爱好者组成的城市对抗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看台上座无虚席,欢呼声与鼓掌声不绝于耳,这个被球迷们亲切称为“苏超”萌芽的赛事,正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,点燃了壹号娱乐 (中国)官方网站 - 相信品牌的力量江苏民间足球的热情。

而这一切,都源于江苏省足协副主席张锐的一次偶然提议。

无心插柳的创意

今年初,在一次江苏省足球工作会议中,张锐提出了一个设想:“我们能否在南京和苏州这两座足球文化浓厚的城市之间,建立一个定期对抗的足球平台?既促进地方交流,也为民间球员提供展示舞台。”

起初,这只是一个旨在加强南京、苏州两地足球文化交流的试验性构想,张锐在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我们原本只是希望搭建一个民间足球的交流平台,预计每场观众能有几百人就不错了,没想到会这么火。”

赛事组织者最初只安排了小型场地和简单宣传,但首届“宁苏对抗赛”门票在开售三天内就被抢购一空,这让江苏省足协大吃一惊。

火爆超预期

首届南京苏州对抗赛于今年五月在南京举行,能容纳3000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,次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场比赛中,观众人数更是突破5000人,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累计超过百万。

“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”赛事组织者王斌表示,“我们不得不临时增加安保力量,并紧急开通线上直播缓解现场压力。”

江苏足球惊喜,民间火花催生苏超联赛火热登场

球迷的热情不仅体现在观赛人数上,还延伸到了社交媒体,微博上“宁苏对抗赛”话题阅读量已突破千万,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三百万次,这种自下而上的关注度,促使江苏省足协开始重新思考民间足球的潜力。

从对抗赛到“苏超”的蜕变

随着南京苏州对抗赛的火爆,江苏省足协看到了民间足球的巨大潜力,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和论证,省足协正式提出了创办江苏省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的计划。

“民间热情是我们创办‘苏超’的最大动力,”张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我们将以南京苏州对抗赛为起点,逐步将赛事范围扩大到全省13个设区市,打造一个多层次、全覆盖的足球联赛体系。”

根据规划,“苏超”将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两个级别,既有面向普通爱好者的业余联赛,也有针对退役球员和足球学校的专业比赛,赛事将采取主客场制,每年3月至11月进行,最终决出江苏省内的“足球之城”。

民间足球的土壤

江苏足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全省足球人口超过百万,注册业余球队数千支,南京和苏州作为省内两大足球重镇,一直有着良性的竞争关系。

南京足球以扎实的青训体系和战术纪律著称,而苏州足球则以其开放包容的风格和外来足球文化的融合而闻名,两座城市的足球风格迥异,为对抗赛增添了更多看点。

江苏足球惊喜,民间火花催生苏超联赛火热登场

“江苏经济发达,人民生活水平高,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,”体育产业专家李教授分析道,“‘苏超’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足球赛事的渴望,这种自下而上的足球热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。”

随着“苏超”概念的提出,江苏省足球发展规划也进入了新阶段,省足协计划在未来三年内,逐步完善联赛体系,建立从校园足球到业余联赛再到专业队伍的足球人才输送通道。

省足协也在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,确保联赛的可持续发展,目前已有多家本省知名企业表示愿意冠名赞助“苏超”联赛。

“我们希望‘苏超’能够成为江苏体育的一张新名片,”张锐展望未来时说道,“不仅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,也能带动体育旅游、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,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”

从一场偶然的城市对抗赛,到一个全省范围的足球联赛构想,“苏超”的诞生故事充满了意外与惊喜,它证明了民间体育蕴含着巨大能量,只要给予适当的平台和关注,就能迸发出惊人的活力。

江苏足球的这一创新尝试,或许也为其他地区发展民间体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,在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下,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可能正是中国足球需要的底层动力。